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尿道下裂手术策略十二字方针
文献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双胞胎尿道下裂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2对双胞胎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记录双胞胎出生体重。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将尿道下裂分为4型:Ⅰ型为阴茎头和冠状沟型,Ⅱ型为阴茎体型,Ⅲ型为阴茎阴囊型,Ⅳ型为会阴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双胞胎的全血标本,证实同卵双胞胎23对、异卵双胞胎19对。记录母孕期黄体酮应用情况、怀孕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结果:42对双胞胎中共有尿道下裂54例,其中I型6例,Ⅱ型20例,Ⅲ型22例,Ⅳ型6例。相对于异卵双胞胎而言,同卵双胞胎更易同时患尿道下裂( OR=6.500,95% CI:1.217~35.124)。双胞胎尿道下裂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是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 OR=4.124,95% CI:1.588~10.710, P=0.004)。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低出生体重儿患尿道下裂的风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5.885倍( OR=5.885,95% CI:1.082~32.014, P=0.040);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尿道下裂的风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3.804倍( OR=3.804,95% CI:1.406~10.293, P=0.009)。在只有其一患尿道下裂的13对同卵双生双胞胎中,患尿道下裂和未患尿道下裂者出生体重分别为(1 805±437)g和(2 598±58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29, P=0.001);低出生体重( OR=25.955,95% CI:2.069~325.556, P=0.012)是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双胞胎中只有其一患尿道下裂的17对异卵双生双胞胎中,患尿道下裂和未患尿道下裂者出生体重分别为(2 077±677)g和(2 527±47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42, P=0.032);低出生体重( OR=3.929,95% CI:1.041~13.837, P=0.044)是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孕期应用黄体酮不会增加双胞胎患尿道下裂的风险( OR=1.458,95% CI:0.572~3.853, P=0.416)。 结论: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中出生体重较低者更易患尿道下裂。
文献关键词:
尿道下裂/病因学;双胞胎;婴儿,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作者姓名:
林德富;黄洋阅;孙宁;张潍平;宋宏程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45
引用格式:
[1]林德富;黄洋阅;孙宁;张潍平;宋宏程-.尿道下裂手术策略十二字方针)[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01):7-12
A类:
B类:
尿道下裂手术,手术策略,双胞胎,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尿道下裂患儿,阴茎头,冠状沟,体型,阴囊,会阴,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全血,血标本,孕期,黄体酮,怀孕,妊娠期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正常出生,极低出生体重儿,异卵双生,病因学,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AB值:
0.128648
相似文献
近端型尿道下裂治疗现状及近期预后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方一圩;宋宏程;孙宁;张潍平;唐耘熳;王学军;黄鲁刚;曾莉;杨屹;刘鑫;潮敏;张晔;马洪;刘红;张敬悌;康磊;张旭辉;孟庆明;李守林;谢谨谨;周学锋;李宁;陈超;苏成;何大维;刘星;吴文波;唐静;谢华;吴旻;关勇;王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45;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成都 61007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成都 61004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沈阳 110004;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合肥 23002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遵义 563003;西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西安 710002;山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太原 030013;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深圳 51803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武汉 43003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南宁 5300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重庆 400015;江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62;天津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天津 30013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