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后10年以上随访结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后10年以上的随访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5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TIP术初次治疗尿道下裂的362例患儿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为15个月,年龄范围为8~84个月;中位尿道缺损长度为1.5 cm,尿道缺损长度范围为0.5~3.0 cm。根据阴茎脱套后腹侧弯曲的程度进行区分,患儿阴茎弯曲度<15°为轻度下弯或无下弯,15°~35°为中度下弯,>35°为重度下弯。本研究中,轻度下弯或无下弯的患儿有254例,中度下弯的患儿有108例。根据阴茎腹侧弯曲矫正后尿道开口的位置进行区分,开口于冠状沟至阴茎根部远端的患儿为轻中度尿道下裂,开口于阴茎根部至会阴的患儿为重度尿道下裂,其中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有302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有6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TIP术治疗,对中度下弯的患儿辅行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术后复查随访,记录患儿尿道狭窄、尿道瘘以及阴茎弯曲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0年以上,随访时间范围为10~15年,随访患儿年龄范围为11~24岁。随访期间共251例患儿返院完成尿流率检查,其中10.0 % (25/251)的患儿手术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MFR)低于正常值。关于MFR降低的情况,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25.0 %(15/60)比5.2%(10/1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患儿尿道瘘发生率为9.4%(34/362),其中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尿道瘘的发生率为8.3%(5/60),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瘘的发生率为9.6%(29/302),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5 %(9/362),其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10.0%(6/60)比1.0%(3/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阴茎再弯发生率为7.5%(27/362),27例中12例重度下弯,15例轻度下弯;其中手术前中度下弯患儿的再弯发生率达18.5%(20/108),手术前轻度下弯或无下弯患儿再弯发生率为2.8%(7/254),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25例MFR低于正常值的患儿中,9例为尿道狭窄,12例为阴茎重度下弯,其余4例仍在随访观察中。34例尿道瘘及9例尿道狭窄患儿均再次接受手术治疗。27例阴茎再弯的患儿中,12例重度下弯者均进行了唇黏膜-包皮耦合尿道延长手术,其余15例轻度下弯的患儿随访观察中。
结论:TIP术式主要适合于伴轻度阴茎下弯或无阴茎下弯的轻中度尿道下裂。
文献关键词: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阴茎弯曲;长期随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安;叶茂飞;叶惟靖;刘毅东;吴旻;庄利恺;姜心诚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上海 200120;叶安现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珠海 51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安;叶茂飞;叶惟靖;刘毅东;吴旻;庄利恺;姜心诚-.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后10年以上随访结果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06):539-543
A类:
tubularized,urethroplasty
B类: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随访结果,尿道下裂患儿,incised,plate,TIP,上海交通大学,学医,仁济,尿道缺损,腹侧,侧弯,阴茎弯曲,弯曲度,冠状沟,至阴,根部,远端,轻中度,会阴,重度尿道下裂,背侧,白膜,折叠,复查,尿道狭窄,尿道瘘,术后随访,随访时间,手术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flow,rate,MFR,低于正常,正常值,中重度,手术前,随访观察,包皮,术式,阴茎下弯,长期随访
AB值:
0.189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