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鼠VETC(+)肝癌模型构建及索拉非尼对VETC结构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构建具有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的小鼠肝细胞癌(肝癌)模型,探讨索拉非尼对VETC(+)肝癌的影响。方法:将49只C57小鼠随机分为预防组(15只)、治疗组(15只)和对照组(19只)。预防组小鼠肝包膜下接种HEP1-6肝癌细胞(5×105/只),2 d后开始连续索拉非尼溶液灌胃(25 mg/kg,每日一次);治疗组于接种后10 d开始连续予索拉非尼溶液灌胃(50 mg/kg,每日一次);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的DMSO灌胃,于接种后5、10、15、20、23、27 d分批处死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CD34及HE染色,观察小鼠体重及不良反应,记录成瘤情况、肿瘤最大径等。肿瘤最大径及VETC环数等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各组小鼠均顺利成瘤,接种后20 d对照组2只小鼠肝内可见转移灶,接种后23 d对照组1只小鼠死于肿瘤进展。治疗组与预防组均未观察到明显肝内转移,小鼠可见脱屑,无明显厌食、腹泻等不良反应,体重无明显变化,饲养笼干燥,无死亡。预防组接种后5、10、15、20、23 d肿瘤最大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H=-4.355,-3.857,-6.000,-6.250,-6.167;P<0.05);接种后15 d,治疗组肿瘤最大径亦明显小于对照组(H=-5.125,P<0.05)。接种后5 d,对照组小鼠肝肿瘤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的VETC结构;接种后15 d VETC环数较5 d明显减少(H=-3.857,P<0.05),且肿瘤内部均出现大片坏死灶;接种后23 d VETC环数较15 d明显增多(H=4.582,P<0.05)。预防组接种5~23 d VETC形成明显被抑制;5、10、20 d VETC环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3.971,-4.355,-6.369;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小鼠VETC(+)肝癌模型。索拉非尼可有效降低小鼠肝癌的肿瘤负荷,破坏VETC结构并抑制其形成,预防组疗效尤为显著。
文献关键词:
癌,肝细胞;肿瘤包绕型血管;索拉非尼;小鼠
作者姓名:
熊培尧;唐雨豪;杨子良;朱应钦;王骏成;徐立
作者机构:
510060 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
引用格式:
[1]熊培尧;唐雨豪;杨子良;朱应钦;王骏成;徐立-.小鼠VETC(+)肝癌模型构建及索拉非尼对VETC结构的影响)[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2(03):315-319
A类:
肿瘤包绕型血管,HEP1
B类:
VETC,肝癌模型,索拉非尼,肝细胞癌,讨索,C57,肝包膜,下接,肝癌细胞,灌胃,DMSO,分批,处死,肿瘤组织,石蜡包埋,CD34,录成,成瘤,肿瘤最大径,Kruskal,Wallis,转移灶,死于,肿瘤进展,肝内转移,厌食,饲养,组接,肝肿瘤,肿瘤内,大片,肿瘤负荷,效尤
AB值:
0.269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