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系统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在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再采用PROBAST工具对纳入文献中的模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其中11项为前瞻性队列研究,3项为回顾性研究;12个模型进行了内部或外部验证,3个模型未验证;纳入模型最常见的预测因子依次为年龄、非股动脉入路、肾小球滤过率、肺动脉高压、体质量指数、NYHA心功能Ⅳ级、性别、左室射血分数、血液透析、血清白蛋白以及肺部疾病;住院、术后30 d和1年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74、0.59~0.76和0.60~0.83.偏倚结果方面,有3项研究的偏倚风险较低,3项研究的偏倚风险不清楚,8项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偏倚主要来源于数据分析部分,包括缺失数据的处理和预测变量的选择等.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应开发性能优良和偏倚风险低的本土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
文献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风险预测;模型;系统评价
作者姓名:
董一娜;雷芳芳;宋启煦;王晶;杨艳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一娜;雷芳芳;宋启煦;王晶;杨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系统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2(01):76-81
A类:
B类: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死亡,死亡风险预测模型,Cochrane,Library,EMBASE,医学文献,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时限,两名,选文,提取数据,PROBAST,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研究,外部验证,预测因子,股动脉入路,肾小球滤过率,肺动脉高压,体质量指数,NYHA,左室射血分数,血液透析,血清白蛋白,肺部疾病,偏倚风险,缺失数据,预测变量,开发性,性能优良,内部验证,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AB值:
0.183046
相似文献
真实世界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应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多中心经验
王墨扬;周政;陶凌;罗建方;董念国;张海波;方臻飞;姜楠;王焱;吴延庆;姜正明;安健;陈韵岱;苏晞;杨毅宁;刘继红;郭延松;彭小平;郭然;陈良龙;于波;何奔;陆方林;吴永健-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空军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脏内科;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脏外科;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脏内科;武汉亚心总医院 心脏内科;新疆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省立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内科;哈尔 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心脏内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外科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