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初探:一项多中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8家中心行急诊TAVR的患者。收集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卒中、大出血、主要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永久起搏器置入、急性肾损伤。计算器械置入成功率,器械置入成功指患者存活,单个人工主动脉瓣置入位置合适且术后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峰值流速<3 m/s,同时无中度及以上人工主动脉瓣膜反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年龄(72.5±8.1)岁,其中男性34例(70.8%)。器械置入成功率为91.7%(44/48)。全部患者的术后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较术前降低[(12.3±6.4)mmHg比(60.2±23.8)mmHg,
P<0.000 1],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41.5±11.7)%比(31.0±11.3)%,
P<0.000 1],NT-proBNP下降[3 492.0(1 638.8,7 165.5)ng/L比12 418.5(6 693.8,35 000.0)ng/L,
P<0.000 1]。入选患者的院内全因死亡率为8.3%(4/48),住院期间卒中发生率为2.1%(1/48),大出血发生率为6.3%(3/48),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2%(2/48),永久起搏器置入率为6.3%(3/48),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2.5%(6/48)。20例患者应用了MCS,使用率达41.7%。中位随访时间196 d,随访期间全因死亡1例(因胰腺癌全身转移),新增心肌梗死2例,置入永久起搏器1例。术后30 d、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7%(44/48)、89.6%(43/48)、89.6%(43/48)。
结论:对于急危重症状态的失代偿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急诊TAVR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文献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急诊;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政;张龙岩;杨剑;尚小珂;李捷;潘文志;姜正明;方臻飞;李飞;吴永健;宋光远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7;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2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科,西安 71003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武汉 430022;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州 5100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3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 45005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长沙 41001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 7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政;张龙岩;杨剑;尚小珂;李捷;潘文志;姜正明;方臻飞;李飞;吴永健;宋光远-.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初探:一项多中心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07):698-704
A类: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B类:
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多中心研究,TAVR,回顾性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脏病,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大学湘,湘雅,收集机,机械循环辅助,辅助装置,MCS,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声心动图检查,跨瓣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终点,终点事件,大出血,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永久起搏器置入,急性肾损伤,计算器,mmHg,kPa,峰值流速,瓣膜,反流,Kaplan,Meier,生存曲线,患者随访,中男,全因死亡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时间,胰腺癌,急危重症,失代偿,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治疗手段,主动脉瓣狭窄
AB值:
0.2214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