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甘草药渣发酵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优化复合益生菌发酵甘草药渣工艺,并分析发酵前后物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酿酒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株对甘草药渣进行协同发酵,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对接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发酵前后总黄酮、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考察了甘草药渣发酵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最佳发酵条件为:酿酒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接种比例1∶ 3、接种量8%、发酵时间48 h、温度34℃,在此条件下甘草总黄酮含量为(1.98±0.02)%.发酵后总黄酮、甘草素及异甘草素的含量升高,而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有所下降.甘草药渣发酵物对DPPH及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在相同浓度下强于未发酵组.结论 复合益生菌发酵甘草药渣发酵工艺合理可行,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关键词:
益生菌;甘草药渣;发酵;工艺优化;抗氧化
作者姓名:
吕丽静;屈青松;周晴;盛梦柯;李智勋;石艳双;卢建秋;史新元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丽静;屈青松;周晴;盛梦柯;李智勋;石艳双;卢建秋;史新元-.甘草药渣发酵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南药学,2022(10):2312-2317
A类:
甘草药渣
B类:
发酵工艺优化,复合益生菌,益生菌发酵,物质成分,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发酵菌株,协同发酵,总黄酮含量,响应值,接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中心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NaNO2,NO3,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酸,DPPH,羟自由基,清除作用,最佳发酵条件,此条,甘草总黄酮,酸含量,清除能力,发酵产物,资源再利用
AB值:
0.221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