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综合康复195例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了解不同部位动脉瘤对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10—2021-10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19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量表评分、主要功能障碍.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t=—8.239,P<0.001)、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评分(t=—7.360,P<0.001)和Fugl-Meyer平衡评分(t=—10.096,P<0.001)、ADL明显改善(t=—12.392,P<0.001),NIHSS评分下降(t=8.257,P<0.001).不同位置动脉瘤手术方法选择不同,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较高分别达56.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4,P=0.028;χ2=5.229,P=0.022),大脑中动脉瘤行夹闭术组更高,达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7,P<0.001).动脉瘤的位置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单双侧(χ2=20.819,P=0.004)、锥体外系功能障碍(χ2=16.190,P=0.001)、动眼神经损伤(χ2=12.384,P=0.004)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大脑中动脉瘤选择夹闭术者更多.前交通动脉瘤导致双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比例明显增高,前交通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破裂更容易造成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后交通动脉瘤则更易造成动眼神经损伤.不同障碍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
文献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康复;功能障碍;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姓名:
郭鸣;李冰洁;赵军;梅利平
作者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 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 100068
引用格式:
[1]郭鸣;李冰洁;赵军;梅利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综合康复1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09):1097-1102
A类:
大脑前动脉瘤
B类: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综合康复治疗,不同部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手术方法,主要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ADL,NIHSS,不同位置,动脉瘤手术,方法选择,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运动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动眼神经损伤,统计学差异,认知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术者,侧肢,肢体运动障碍,动脉瘤破裂,后交通动脉瘤
AB值:
0.1772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