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乌萸汤对初老小鼠卵母细胞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乌萸汤对初老小鼠卵母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6周龄SD大鼠制备乌萸汤含药血清;采用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6周龄、24周龄小鼠卵母细胞后提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实验分为8组:对照组(6周龄小鼠COC培养于基础培养基)、初老组(24周龄小鼠COC培养于基础培养基)、初老+AICAR组(AMPK激动剂AIC-AR预处理24周龄小鼠COC 2 h)、初老+Compound C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24周龄小鼠COC 2 h)、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24周龄小鼠COC培养于乌萸汤含药血清培养基)、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AICAR组(AMPK激动剂AICAR预处理24周龄小鼠COC 2 h后培养于乌萸汤含药血清培养基)、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Compound C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24周龄小鼠COC 2 h后培养于乌萸汤含药血清培养基)、初老+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组(24周龄小鼠COC培养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培养基).采用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卵母细胞中AMPK/PCG-1α通路相关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初老+AIC-AR组、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卵母细胞中AMPKα、PGC-1α、Nrf1基因相对表达量及AMPKα、p-AMPKα(Thr172)、PGC-1α、Nrf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AICAR组卵母细胞中AMPKα、PGC-1α、Nrf1基因相对表达量及AMPKα、p-AMPKα(Thr172)、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初老组(P均<0.05);初老+AICAR组、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AICAR组卵母细胞中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及初老+Compound C组卵母细胞中AMPKα、PGC-1α、Nrf1、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初老组(P均<0.05);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Compound C组卵母细胞中AMPKα、PGC-1α、Nrf1、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及p-AMPKα(Thr172)、PGC-1α、Nrf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初老+乌萸汤含药血清组(P均<0.05).结论 初老小鼠未成熟卵体外培养过程中,AMPK/PGC-1α通路可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乌萸汤可通过AMPK/PGC-1α通路增强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状态,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从而改善卵母细胞功能.
文献关键词:
AMPK/PGC-1α通路;乌萸汤;卵母细胞;线粒体
作者姓名:
付寒雪;赵嘉静;黄文玲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引用格式:
[1]付寒雪;赵嘉静;黄文玲-.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乌萸汤对初老小鼠卵母细胞的作用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2):1624-1629
A类:
乌萸汤,+AICAR,+AIC,Thr172
B类:
AMPK,PGC,老小,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共激活,周龄,含药血清,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取卵,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基础培养,激动剂,+Compound,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类,blot,PCG,相关因子,Nrf1,基因相对表达量,白相,Nrf2,培养过程,路可通,线粒体能量代谢,卵母细胞质量,氧化应激状态,卵母细胞成熟,细胞功能
AB值:
0.127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