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和比较人类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不同部位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变化.方法 在5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分别取孔盖、原发孔后缘、术中造孔后缘的视网膜组织,制片后分别记为A、B、C组标本,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视网膜细胞的死亡方式和形态学变化,及线粒体、内质网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A组标本,视网膜脱离后,细胞表现为凋亡和坏死性凋亡,以凋亡细胞居多,未发现典型的坏死细胞,可见线粒体空泡化,内部结构丢失,内质网略膨大;B组标本中细胞出现坏死、凋亡、坏死性凋亡的表现,以坏死现象最典型,可以发现视锥细胞中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和内部结构丢失,在神经纤维层旁发现正常的内质网结构;C组标本中发现组织中存在大量正常细胞,偶见凋亡和坏死细胞,未发现坏死性凋亡细胞,单纯的自噬现象更加多见;3组标本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B、C3组标本细胞死亡的程度依次减轻,正常细胞数量依次增加.结论 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细胞出现凋亡、坏死、坏死性凋亡以及自噬的形态学改变;距离原发病灶越近的视网膜,其细胞的死亡程度越重,细胞数量越少.
文献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凋亡;坏死;坏死性凋亡;自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纪康康;路星;丁婕;胡闻;章梅;董凯
作者机构:
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科庚玖医院病理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及医院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纪康康;路星;丁婕;胡闻;章梅;董凯-.人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22(06):537-541
A类:
B类:
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后视,不同部位,死亡方式,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过程,取孔,孔盖,后缘,造孔,制片,别记,记为,视网膜细胞,内质网,坏死性凋亡,空泡,膨大,视锥细胞,神经纤维层,网结,偶见,自噬,C3,细胞死亡,细胞数量,原发病,越少
AB值:
0.22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