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组装和WP小体储存的结构机制》解读
文献摘要:
1 研究背景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由内皮细胞及巨核细胞合成,可介导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内皮下暴露的胶原,也是凝血因子Ⅷ的保护性载体.VWF多聚体是血循环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成分,只有高分子量 VWF 多聚体才具备生物学功能[1?3].VWF多聚体组装障碍可导致2A型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4].VWF 蛋白由2813 个氨基酸组成,其结构域以 D1?D2?D '?D3?A1?A2?A3?D4?C1?C2?C3?C4?C5?C6?CK 顺 序 排列,包括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741个氨基酸组成的前肽( D1?D2 结构域)以及2050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VWF 蛋白( D'?CK 结构域).VWF单体在内质网中(中性环境)通过CK结构域的分子间二硫键形成"尾尾相连"的二聚体,随后该二聚体在高尔基体内(弱酸性环境)以D3结构域分子间二硫键进一步形成"头头相连"的多聚体[ 5?7].一部分VWF多聚体能够以基础分泌的形式直接分泌进入血浆,另一部分则堆积成有序的管状结构且进一步压缩组装成超大分子量VWF多聚体储存于Weibel?Palade小体( WP小体)中,以调节性胞吐的形式分泌进入血循环中.
文献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多聚体组装;模板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茜;王学锋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茜;王学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组装和WP小体储存的结构机制》解读)[J].血栓与止血学,2022(04):1094-1099
A类:
多聚体组装,Palade,模板机制
B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WP,小体,研究背景,von,Willebrand,VWF,内皮细胞,巨核细胞,粘附,凝血因子,血循环,环中,高分子量,生物学功能,2A,disease,VWD,氨基酸组成,结构域,D1,D2,D3,A1,A2,A3,D4,C1,C2,C3,C4,C5,C6,信号肽,前肽,内质网,二硫键,二聚体,高尔基体,弱酸性,酸性环境,头头,分则,堆积成,管状结构,装成,大分子量,Weibel,调节性,胞吐
AB值:
0.285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