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结合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炎症小体NLRP3有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结合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SVD)疗效及对脑血流、炎症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有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中青年缺血性SVD患者62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常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给予丁苯酞结合依达拉奉,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认知功能评分(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脑血流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炎症小体NLRP3有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CBV、CBF水平高于对照组,M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血清vWF、ET-1、IL-1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青年缺血性SVD患者予以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增加患者脑血流,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效果较为显著.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丁苯酞;依达拉奉;脑血流;血管储备功能;炎症小体NLRP3
作者姓名:
宋璞;张青山;孙慧勤;赵莉;王倩楠
作者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引用格式:
[1]宋璞;张青山;孙慧勤;赵莉;王倩楠-.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结合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炎症小体NLRP3有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03):339-343
A类:
B类:
丁苯酞,依达拉奉,结合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炎症小体,NLRP3,SVD,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pyrin,炎性因子水平,干预效果,徐州市,中心医院,院中,随机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认知功能评分,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脑血流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内皮素,ET,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脑血管储备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B值:
0.186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