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支板/凹腔组合稳焰器耦合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典型火箭基组合循环(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发动机高效稳定燃烧问题,对模型燃烧室支板/凹腔组合稳焰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局部流动特性、燃烧释热规律、流场旋涡结构以及质量输运特性,分析了飞行马赫数6.0条件下支板/凹腔组合稳焰性能以及耦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凹腔稳焰能力受凹腔与主流燃气之间的质量输运特性影响;而引入支板后,支板尾缘的螺旋上升式旋涡结构使得燃料由支板回流区向凹腔回流区转移,燃料在回流区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掺混效果增强,凹腔内局部释热增加.在不同旋涡结构的作用下,凹腔与主流间质量交换率约占来流空气流量的10%~20%.较优的旋涡结构和质量输运特性将使稳焰区燃温提升9%,燃烧效率提升超过10%.因此,支板/凹腔组合稳焰器稳焰性能由局部旋涡结构和燃气质量输运特性共同影响.当支板/凹腔间距缩短时,支板/凹腔组合稳焰器耦合作用更强,燃烧稳焰性能更佳.
文献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火焰稳定;回流区;旋涡结构;质量输运
作者姓名:
陈兴良;景婷婷;朱韶华;秦飞
作者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兴良;景婷婷;朱韶华;秦飞-.支板/凹腔组合稳焰器耦合机制研究)[J].推进技术,2022(11):193-202
A类: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B类:
凹腔,耦合机制,Rocket,Based,Combined,Cycle,RBCC,高效稳定,稳定燃烧,燃烧室,三维数值模拟,局部流动,流动特性,旋涡结构,质量输运,输运特性,马赫数,耦合作用机制,尾缘,螺旋上升,回流区,停留时间,掺混,来流,空气流量,燃烧效率,火焰稳定
AB值:
0.25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