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再谈急性肾损伤近期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进展
文献摘要: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疾病.根据全球性的前瞻性观察,成人和儿童AKI的发生率分别为39%和53%.一些新分类的可调控性肾小管细胞坏死是重症AKI的重要机制,包括凋亡样坏死、铁死亡、焦亡等.重度损伤后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损伤、Wnt和P53等信号异常,微循环障碍及缺氧,免疫细胞极化及肾小管上皮转分化,可引起肾小管上皮失代偿性修复,最终导致AKI慢性化转化.尽管欧美国家认证了一批AKI早期诊断和远期预后的标志物,但这些标志物距临床应用还有距离.多标志物或芯片是标志物研发的另外一个方向,但受成本限制.利用电子医疗数据是加强AKI管理的另一策略,可构建电子预警系统.集束化管理工具可能成为未来强化AKI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重症AKI启动肾脏替代治疗(kidney replacement therapy,KRT)的时机和剂量目前还缺乏共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早期、大剂量连续性(连续替代治疗剂量>20 mL·kg-1·h-1)或更频繁的间歇性KRT(每周3次以上)方案有临床获益.AKI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病理表现为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KI导致病死率上升,一旦发生需给予足够的支持治疗.
文献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流行病学;可调控性坏死;标志物;肾脏替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馨苓;陈源汉;吴燕华
作者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肾内科,广州51001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肾病科,广州51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馨苓;陈源汉;吴燕华-.再谈急性肾损伤近期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2(12):969-972
A类:
可调控性坏死
B类:
急性肾损伤,关进,acute,kidney,injury,AKI,细胞坏死,铁死亡,焦亡,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损伤,Wnt,P53,微循环障碍,免疫细胞,细胞极化,转分化,失代偿,慢性化,欧美国家,国家认证,远期预后,电子医疗数据,预警系统,集束化管理,管理工具,综合管理,肾脏替代治疗,replacement,therapy,KRT,证据支持,大剂量,治疗剂量,间歇性,临床获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感染患者,病理表现,局灶性,节段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病死率,支持治疗
AB值:
0.3266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