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组织行为效力瑕疵的溯及力——以瑕疵组织理论为中心
文献摘要:
各类组织法行为存在效力瑕疵时,我国多数观点认为应当排除瑕疵之溯及力,这主要继受自欧陆各国广泛存在的"瑕疵组织理论".但该理论的正当性值得讨论.在外部关系中,表见代表、表见组织、股权善意取得、商事登记公信力等权利外观理论在功能上可以替代瑕疵组织理论,且更具个案灵活性.在组织内部关系中,财产清算的复杂性并非排除无效溯及力的正当理由;组织设立无效时通过认定组织财产为成员按份共有,组织增资无效时通过认可不当得利法上的获利返还规则,均可克服无效溯及后财产返还的不公平问题.内部关系重在成员间合理分配经营风险,实现意思瑕疵救济与成员平等保护的务实协调,瑕疵组织理论僵化地按投资比例分配经营风险,在意思瑕疵救济方面有所不足.
文献关键词:
相对信赖保护;绝对交易安全保护;清算困难;风险共同体;投资者竞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弘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弘毅-.论组织行为效力瑕疵的溯及力——以瑕疵组织理论为中心)[J].南大法学,2022(06):117-133
A类:
相对信赖保护,绝对交易安全保护,清算困难,投资者竞赛
B类:
组织行为,行为效力,效力瑕疵,溯及力,组织理论,组织法,欧陆,正当性,外部关系,表见代表,股权,善意取得,商事登记,公信力,权利外观,正当理由,按份共有,增资,可不,不当得利,获利,返还规则,财产返还,不公,合理分配,经营风险,意思,救济,平等保护,僵化,风险共同体
AB值:
0.377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