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脊竹蝗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鉴定与筛选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黄脊竹蝗若虫不同龄、成虫不同性别及不同组织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黄脊竹蝗后续转录调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黄脊竹蝗转录组测序结果,以TUB、RPS27A、RPL10、AK、GAPDH、EF1A、RPS3、Actin和18S rRNA常用的9种昆虫内参基因作为候选,本地Blast后获得碱基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这9种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筛选出在若虫不同龄、成虫不同性别与不同组织(触角、头、唇须、肌肉组织、精/卵巢)中表达量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结果]9种候选内参基因在黄脊竹蝗体内均为首次验证并报道,且与其他昆虫相应基因同源性高(高于70%),差异值小;9种候选内参基因的引物均具有良好的扩增效率(均在90%~120%);在所有样品中,18S rRNA表达水平最高(Ct=10.78±2.58,P<0.05),Actin表达水平差异值最大(Ct=23.55±3.84,P<0.05).黄脊竹蝗不同龄若虫的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时,3个软件排在前2位的内参基因均为RPS3与RPL10;基于不同组织分析时,GeNorm与BestKeeper软件表明RPL10是最合适内参基因,而NormFinder软件则表明GAPDH为最合适内参基因;在黄脊竹蝗成虫不同性别分析时,3种软件评估结果均表明GAPDH和RPL10为合适内参基因.[结论]筛选出RPL10为在不同条件下于黄脊竹蝗体内表达稳定并具有差异性的基因,可作为黄脊竹蝗转录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内参基因.
文献关键词:
黄脊竹蝗;内参基因;基因筛选;荧光定量PCR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林鑫;李志红;张守科;张威;舒金平;王浩杰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林鑫;李志红;张守科;张威;舒金平;王浩杰-.黄脊竹蝗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鉴定与筛选)[J].林业科学,2022(01):70-77
A类:
EF1A,RPS3
B类:
黄脊竹蝗,内参基因,若虫,同龄,成虫,不同组织,稳定表达,转录调控,调控研究,转录组测序,TUB,RPS27A,RPL10,AK,GAPDH,Actin,18S,rRNA,昆虫,Blast,碱基序列,引物,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种内,触角,肌肉组织,同源性,差异值,有样,Ct,基因稳定性,稳定性分析,排在,组织分析,最合适,软件评估,不同条件下,转录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组学研究,基因筛选
AB值:
0.2840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