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我中心的摇撼——"宰我问丧"中"不安"的仁学解读
文献摘要:
在"宰我问丧"中,宰我在面对亲人之丧时食稻衣锦而安,而君子则表现出不安,孔子因此而批评宰我不仁.宰我不仁的重要原因在于宰我之安是与身体的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的,身体是自我封闭的,是以 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宰我不顾亲人的死活而独 自享乐.君子则与宰我不同,打破了 自我中心,打开了封闭的 自我,打开了心门,保持一种好客状态,欢迎他者闯进 自己的内心,打扰自己的宁静和乐.正是因为他者的打扰,君子无法固守于自我,始终为他者的生死存亡感到不安,总感觉 自己对他者的生死存亡负有责任,总认为他者的悲惨处境是自我的无所作为造成的,因此产生一种羞耻感、愧疚感,从而主动地承担起为他者的责任.仁学的这种不安对于当今时代重振伦理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安;不安;他者;自我;《论语》;仁学
作者姓名:
吴先伍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先伍-.自我中心的摇撼——"宰我问丧"中"不安"的仁学解读)[J].齐鲁学刊,2022(01):30-37
A类:
B类:
自我中心,摇撼,仁学,亲人,君子,孔子,不仁,物质享受,不顾,死活,享乐,心门,好客,他者,闯进,打扰,宁静,和乐,固守,生死存亡,负有责任,悲惨,处境,无所作为,羞耻感,愧疚,担起,重振,伦理道德,论语
AB值:
0.4741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