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价值考量与制度纠偏
文献摘要:
为规制职场"碰瓷"式维权行为,一些地方建立了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机制.从概念来看,"维权异常"并非严格意义上之法律术语,它与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存在交叉.该机制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职场碰瓷"、虚假诉讼等行为的发生,缓和仲裁机关、法院的压力,并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维权异常的认定及名录发布行为在法律属性上存疑,相关的惩戒措施存在损害劳动者提起争议处理权、就业权之隐忧,更不利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企业的自律合规管理.因此,制度未来改进应确立适格的权力主体,并引入主观目的要素综合判断劳动者是否构成维权异常,预采取的惩戒手段要符合比例原则之要求.此外,亦要改进相关配套制度,如注重劳动争议纠纷的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劳动仲裁与诉讼的收费制度.
文献关键词:
维权异常;权利保护;劳动者;滥用权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喻术红;葛家欣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喻术红;葛家欣-.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价值考量与制度纠偏)[J].时代法学,2022(01):15-23
A类:
维权异常
B类:
名录,价值考量,制度纠偏,职场,碰瓷,维权行为,之法,法律术语,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该机,缓和,法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布行,法律属性,存疑,惩戒措施,提起,争议处理,处理权,就业权,隐忧,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管理,权力主体,入主,主观目的,目的要素,要素综合,综合判断,比例原则,进相,配套制度,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劳动仲裁,收费制,权利保护,滥用权利
AB值:
0.428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