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互通立交直连式右转匝道小客车运行特性
文献摘要:
为明确互通立交直连式右转匝道的真实运行状态和驾驶行为特征,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茶园立交和鹿角立交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运行参数,基于汽车行驶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对直连式右转匝道的速度分布、速度变化模式、匝道入口减速度及横向加速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客车在直连式右转匝道的速度变化模式为"减速—加速",其加速特征在快速路进口匝道时更加明显;小客车在进入右转匝道前伴随减速行为,驶入出口匝道时比驶入进口匝道拥有更长的减速距离,减速过程在进口匝道入口附近结束,而在进入出口匝道150 m附近结束;进口匝道的减速距离主要集中于100~150 m,而出口匝道的减速距离主要集中于50~200 m,且出口匝道有36.3% 的驾驶员减速距离超过了变速车道的长度规定,导致车辆之间的冲突水平增加;进口匝道横向加速度分布较为集中,出口匝道的横向加速度分布更加离散,部分驾驶员选择较快的行驶速度导致进/出口匝道的横向加速度峰值超过不舒适阈值.
文献关键词:
交通工程;互通式立交;右转匝道;驾驶行为;运行速度;横向加速度
作者姓名:
徐进;孙子秋;冯忠祥;吕能超;彭金栓
作者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山区复杂道路环境"人-车-路"协同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74;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43006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进;孙子秋;冯忠祥;吕能超;彭金栓-.互通立交直连式右转匝道小客车运行特性)[J].中国科技论文,2022(08):844-850
A类:
右转匝道
B类:
互通立交,小客车,车运,运行特性,驾驶行为特征,市内,快速路,茶园,鹿角,实车驾驶,用车,车载,自然驾驶,驾驶状态,运行参数,汽车行驶,行驶速度,速度分布,速度变化,减速度,横向加速度,减速行为,驶入,入出,出口匝道,驾驶员,变速车道,突水,分驾,加速度峰值,交通工程,互通式立交,运行速度
AB值:
0.2431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