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微导管边支保护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累及临近重要分支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对于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是重要的干预策略.在这一患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非单纯表现为主支病变,其临近分支或者边支亦会出现明显的斑块累及甚至出现重度狭窄.在冠脉介入领域,一般对于直径≥2 .0 mm的边支血管才会考虑进一步评估边支保护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1].但在神经介入领域,多数颅内动脉的边支直径均在2 mm以下(如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发达的颞前分支、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但如果发生急性闭塞,将导致严重的致残甚至致死性并发症.针对此类患者,其最佳血管内干预策略尚无一致意见.现将我科2020年1 月-2021 年12 月尝试使用微导管边支保护策略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索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累及临近重要分支患者进行微导管边支保护下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
文献关键词:
微导管边支保护;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神经介入
作者姓名:
潘昊君;蒋欣;夏俊阳;赵俊;张建磊;孙玉华;常娜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475000
引用格式:
[1]潘昊君;蒋欣;夏俊阳;赵俊;张建磊;孙玉华;常娜-.微导管边支保护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累及临近重要分支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06):527-528
A类:
微导管边支保护
B类:
保护技术,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治疗疗效,血管内治疗,干预策略,斑块,冠脉介入,会考,具体策略,神经介入,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急性闭塞,致残,死性,一致意见,尝试使用,保护策略,行血,初步探索,下血
AB值:
0.2117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