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磁组构特征
文献摘要:
安宁河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认识高原隆升和侧向生长的理想对象.为了进一步厘清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 本文对该断裂带中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磁组构研究, 厘定了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和序列, 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解析表明, 安宁河断裂带存在三期构造变形.据切割关系判断, 第一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SW向, 造成局部断层的逆冲和右旋走滑运动.第二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E-W向, 形成走向近N-S的劈理带.第三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 以断层的逆冲活动为主.(2)岩石磁学结果表明, 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主要载磁矿物为顺磁性的硅酸盐矿物.安宁河断裂带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 磁化率椭球体以扁圆型为主, 表明安宁河断裂带以挤压、剪切变形为主.最小磁化率主轴方位表明安宁河断裂带曾受NW-SE 向和 E-W 向主压应力控制.构造变形与磁组构对比研究表明, 多期脆性变形下, 磁组构对应变的记录具有差异性.在脆性变形地区开展磁组构研究, 应建立在构造解析基础之上.(3)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地层不整合关系以及年代学研究, 本文推测早期NE-SW向挤压可能与印亚板块初始碰撞相关.NE-SW向应力场控制下, 安宁河断裂重新激活.E-W 向应力可能主要响应青藏高原的向东生长, 可能主要发生在渐新世到早中新世.NW-SE向应力可能主要响应青藏高原的南东向生长, 即川滇地块的侧向挤出.在此期间,鲜水河断裂、安宁河断裂和小江断裂自北向南以走滑形式贯通.
文献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磁组构
作者姓名:
华天;李金玺;李智武;袁梦雨;蔡鸿燕;童馗;王自剑;李轲;刘树根;曾璐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西华大学,四川成都 61003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华天;李金玺;李智武;袁梦雨;蔡鸿燕;童馗;王自剑;李轲;刘树根;曾璐-.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磁组构特征)[J].地球学报,2022(02):144-156
A类:
磁组构特征
B类:
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青藏高原,原东,东边,小江断裂带,高原隆升,侧向,中段,外地,地质调查,厘定,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解析,第一期,最大主应力方向,NE,SW,右旋走滑运动,第二期,第三期,NW,SE,岩石磁学,上三叠统,白果湾组,载磁矿物,顺磁性,硅酸盐矿物,磁化率,椭球,球体,扁圆,剪切变形,主轴,主压应力,应力控制,多期,脆性变形,区域构造演化,地层不整合,年代学,应力场,向东,渐新世,早中新世,东向,地块,挤出,在此期间,鲜水河断裂,北向南
AB值:
0.2415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