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甘肃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变形分析
文献摘要: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前锋地带,关于该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此外,1927年8.0级古浪地震也造成断裂带上的一些地表破裂.运用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原理及年代学测试方法,展开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为NWW—SEE走向、呈右阶斜列式展布.②自西向东,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方式整体表现为以逆冲为主,逐步过渡为逆冲兼走滑运动或走滑活动为主;垂向上的活动强度整体上西弱东强,且中间增加的幅度最大,而断裂带的水平左旋滑移分量中-东段较大.③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即西段的最新活动一般早于区域性T1阶地的形成时间,中-东段切割了T1阶地面,反映了断裂最新活动具有东向迁移的变化趋势.④结合露头揭示的1927年8.0级古浪地震地表破裂遗迹,该断裂中-东段的最新活动发生于全新世末期.⑤依据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方式、断面擦痕、晚新生代地层内发育的剪切节理运动学特征及共轭张性节理等,该区域的第四纪晚期最大主压应力水平方向表现为NNE—SSW向,且自西向东应力场方位略有变化.上述认识,对探索武威盆地三维变形的晚新生代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层生长和构造地貌变形过程,以及古浪地震的破裂机制与气候环境变迁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献关键词: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最大主压应力;8.0级古浪地震;地质调查工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海峰;陈海龙;杨勇;张进忠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10008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834000;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泰安2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海峰;陈海龙;杨勇;张进忠-.甘肃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变形分析)[J].地质通报,2022(02):327-346
A类:
武威盆地南缘
B类:
甘肃武威,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第四纪活动特征,变形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前锋,展布,习性,科学问题,古浪,带上,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年代学,NWW,SEE,列式,西向东,活动方式,走滑,左旋,滑移,东段,断裂活动,分段性,西段,早于,阶地,形成时间,了断,东向,露头,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全新世,擦痕,晚新生代,新生代地层,节理,运动学特征,共轭,最大主压应力,压应力水平,NNE,SSW,应力场,有变,三维变形,构造演化,构造地貌,变形过程,破裂机制,气候环境,环境变迁,地质调查工程
AB值:
0.319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