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获得的无形藩篱:本地同学拒斥与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
文献摘要:
对异地就读的外来学生而言,来自就读地本地同学的拒斥普遍存在,这是影响其教育发展的重要非制度环境因素.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中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对彼此交流交往状况的评价,以两层次潜特质分析生成学校层次的客观拒斥指数和学生层次的主观拒斥指数,探索本地同学拒斥对外来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运用学校—学生嵌套数据下的跨层变截距回归、跨层调节和跨层中介效应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同学拒斥显著且稳健地负面影响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随客观与主观拒斥程度升高,外来学生的期望教育年限和期望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可能性趋于降低.并且,该负面影响主要有损学习成绩较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弱势外来学生.机制检验表明,本地同学拒斥通过学校融入效应、同伴效应和自我认知效应三个渠道抑制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因此,要提高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和教育获得,除改革户籍制度、升入学制度等有形的体制障碍,还必须破除以本地同学拒斥为代表的非制度的无形藩篱.
文献关键词:
外来学生;同学拒斥;教育期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振宇;韦颖
作者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振宇;韦颖-.教育获得的无形藩篱:本地同学拒斥与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J].当代青年研究,2022(04):71-84,93
A类:
同学拒斥,外来学生,异地就读
B类:
教育获得,藩篱,教育期望,制度环境,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地学,两层,学生教育,用学,嵌套,套数,跨层,截距,中介效应检验,有损,学习成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机制检验,同伴效应,自我认知,户籍制度,升入,除以
AB值:
0.1824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