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钱塘江河势变迁与径潮流相互作用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平面二维水沙床耦合地貌模型,反演了1958年1月至1964年12月连续枯水年期间钱塘江尖山河段的主槽摆动过程,揭示了河势由顺直到弯曲的主要演变规律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低径流和强潮流作用下,丰水年形成的北部落潮槽逐渐淤积形成浅滩,南部涨潮槽冲刷发展形成南、北两支,两槽间江心滩发育壮大,形成弯曲河势.河床冲淤主要集中在前两年内,潮汐周期内涨潮初期冲刷、涨憩和落潮初期淤积,区域淤积泥沙主要来源于下游杭州湾,北槽前期淤积为落潮型淤积,后期为涨潮型淤积.河势变化使得区域潮差增大潮动力增强,南槽涨落潮流速显著增大.顺直河势下,江心滩南北两侧分流比差异不大,涨潮期间南侧略高、落潮期间北槽略高.弯曲河势下,南槽水深和纳潮量增加,涨、落潮分流比均显著增大至75%以上.
文献关键词:
钱塘江;主槽变迁;分汊;径潮流相互作用;河床演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茁;李薇;胡鹏;贺治国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 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茁;李薇;胡鹏;贺治国-.钱塘江河势变迁与径潮流相互作用研究)[J].海洋工程,2022(01):149-159
A类:
径潮流相互作用,主槽变迁
B类:
钱塘江,江河,相互作用研究,水沙,枯水年,尖山,山河,河段,摆动,顺直,演变规律,内在机制,径流,强潮,丰水年,部落,淤积,浅滩,涨潮槽,两支,江心,心滩,曲河,河床冲淤,潮汐,初期冲刷,泥沙,杭州湾,北槽,河势变化,潮差,大潮,动力增强,南槽,涨落潮流,分流比,南侧,水深,纳潮量,分汊,河床演变
AB值:
0.39253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