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种李果皮蜡质的结构与成分比较
文献摘要:
为探明不同品种李果皮蜡质特性,选择3种李(空心李、蜂糖李和脆红李)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果皮表面结构,通过非靶向气相色谱-质谱(GC?MS)代谢组学技术对果皮蜡质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李果皮有大量堆叠的片状和杆状蜡质结构,蜂糖李果皮有颗粒状蜡质晶体以及大量片状蜡质结构,脆红李果皮有片状和大量堆叠的杆状蜡质结构.空心李果皮蜡质含量最高,蜂糖李次之,脆红李最低.3种李果皮蜡质中共检测出7类87种成分,其中伯醇含量最高、烷烃次之、酮类含量最少.主成分分析显示3种李果皮蜡质组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组分区分明显;聚类热图分析显示空心李与脆红李的蜡质成分相近,与蜂糖李蜡质成分差异较大.李果皮上的片状结构蜡质与蜡质成分中醇类和烷烃含量高相关,并且对称二元醇和三萜类化合物对杆状蜡质以及白霜状蜡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贮藏时期李果皮蜡质结构和成分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李;果皮蜡质;结构;成分;聚类热图分析
作者姓名:
黄世安;林欣;张琴;陈红;朱守亮;马玉华;董晓庆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世安;林欣;张琴;陈红;朱守亮;马玉华;董晓庆-.三种李果皮蜡质的结构与成分比较)[J].核农学报,2022(06):1155-1165
A类:
B类:
果皮蜡质,成分比较,不同品种,蜂糖李,脆红李,表面结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堆叠,杆状,颗粒状,蜡质含量,伯醇,烷烃,酮类,相对含量,聚类热图分析,蜡质成分,成分差异,片状结构,醇类,二元醇,醇和,三萜类化合物,白霜,贮藏时期,成分变化,变化研究
AB值:
0.2369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