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
文献摘要:
教育焦虑是我国家长的真实心态写照.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焦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教育机会焦虑看,择校焦虑得到有效缓解,升学焦虑依旧处于高位;从教育条件焦虑看,由优质师资稀缺引发的教育焦虑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仍存在次生风险,由学校作业管理不当引发的教育焦虑得到有效化解;从教育结果焦虑看,学业成就焦虑成为家长教育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业评价焦虑进一步强化和扩大.究其根本,"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根植于家庭教育引发家长的阶层流动隐忧,学生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家长难以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限制与管控未必带来优质教育资源富足,教育领域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造成家长主观性教育资源稀缺,家长信息甄别能力弱和教育能力不足引发认知误区等,都是家长陷入教育焦虑的主要成因.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良性教育生态是消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根本途径,具体应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招考制度,推动从育"分"到育"人"转变;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明确角色定位和培训范围,推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理平稳转型;建立由国家和公立学校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献关键词:
"双减"政策;家长;教育焦虑;教育生态;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雅风;姚真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雅风;姚真-."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39-49
A类:
B类:
双减,下家,消解路径,实心,写照,教育机会,择校,教育条件,优质师资,次生风险,作业管理,有效化,教育结果,学业成就,家长教育焦虑,学业评价,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根植,发家,阶层流动,隐忧,学生评价,学科类培训,未必,优质教育资源,富足,成家,主观性,性教育,资源稀缺,长信,信息甄别能力,教育能力,认知误区,入教,主要成因,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生态,根本途径,教育评价机制,招考制度,基础教育质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角色定位,学科类校外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公立学校,学校主导,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高家,针对性和实效性,义务教育
AB值:
0.3964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