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因子分析的12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从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咳嗽专病数据库中提取200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2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及一般资料,采用二分类法处理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提取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归纳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结果 因子分析共提取9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67.22%.在128例GERC中,病位证素主要为胃(60.16%,77/128)、脾(44.53%,57/128)、肺(35.94%,46/128)、肝(34.38%,44/128);病性证素主要为湿热(53.13%,68/128)、郁热(32.02%,41/128)、气滞(26.56%,34/128)、痰湿(21.88%,28/128)、阳虚(15.63%,20/128)、风邪(9.38%,12/128).结论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位证素主要在胃,涉及到脾、肺、肝;病性涉及湿热、郁热、气滞、痰湿、阳虚、风邪等,以上病性要素可独立存在,亦可相兼互见,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临床需加以详辨.
文献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淑娟;史利卿;季坤;马建岭;董尚娟;李扭扭;白逸晨;王亚杰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淑娟;史利卿;季坤;马建岭;董尚娟;李扭扭;白逸晨;王亚杰-.基于因子分析的12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中医证素特点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2(08):17-20
A类:
B类: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证素,特点研究,证素分布,吸热,热病,专病数据库,中医证候,二分类,分类法,中医四诊,四诊信息,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共提取,累计贡献,GERC,湿热,郁热,气滞,痰湿,阳虚,风邪,互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AB值:
0.2573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