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性恶、情恶抑或心恶?——从荀子论"质具"与"心性"问题说起
文献摘要:
荀子虽主"人之性恶",但又谓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在哲学史上,学者对此"质具"与"心性"的关系曾有"质具"属性说、"质具"与"性恶"矛盾说、"质具"属心说以及"质具"属心又属性说等几种不同的形态;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以"质具"问题为线索,则在历史上又演化出"性恶论"、"情恶论"(性朴论)和"心恶论"等不同的说法.荀子言性恶之目的 原不在讨论"自然之恶",而在说明道德之恶,但道德之恶预设了责任概念,而责任概念又预设了选择自由.若谓在荀子那里,"质具"乃是人成就德行的主观根据,而这个意义上的"质具"乃从"天君"之心上来理解,那么,此心便有理由为"恶"承担责任,如是,"心恶说"在理论上便有其成立的根据.
文献关键词:
荀子;质具(知能);心性;心恶
作者姓名:
东方朔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东方朔-.性恶、情恶抑或心恶?——从荀子论"质具"与"心性"问题说起)[J].孔子研究,2022(01):51-63
A类:
B类:
情恶,抑或,心恶,荀子,说起,仁义,义法,哲学史,在历史上,演化出,性恶论,说法,子言,明道,那里,乃是,德行,观根,心上,承担责任,如是
AB值:
0.411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