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之正当性及其实现路径——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4条第3款为中心
文献摘要:
完全自动化决策更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对隐私和公平造成威胁.欧盟立法以"人在环路"作为防范自动化决策系统滥用危害的基本遵循,对完全自动化决策一般禁止、例外允许."人在环路"应被解释为信息处理者的干预义务,而非信息主体的权利,利于个体正义的实现和责任主体的明确.我国立法规定了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信息主体可行使请求权以迂回实现"人在环路"之法律效果,亦避免给处理者过重义务,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合理的阻碍.该项权利并非事后救济权,而是信息主体在决策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个人参与",应满足"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决定"和"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两个要件,且需与信息主体的其他权利配合行权.
文献关键词:
完全自动化决策;混合决策;个人参与;人工干预;人在环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苑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苑-.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之正当性及其实现路径——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4条第3款为中心)[J].法学家,2022(05):72-86
A类:
完全自动化决策,人在环路
B类:
拒绝权,正当性,个人信息保护法,系统性风险,欧盟立法,决策系统,基本遵循,禁止,信息处理者,信息主体,责任主体,立法规定,请求权,迂回,之法,法律效果,人工智能产业,事后救济,救济权,事前,个人参与,个人权益,重大影响,要件,行权,混合决策,人工干预
AB值:
0.258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