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文献摘要:
基于个人信息的算法自动化决策越来越普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国内外法律都引入算法解释权加以应对.但由于算法具有黑箱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算法解释权是否应理解为一般性权利还是限定性权利,要求系统性解释还是个案性解释、事前解释还是事后解释、人工解释还是机器解释,都存在解释争议与适用困境.在原理层面,这一争议与困境源于个人算法控制论.应以沟通信任原则重构算法解释权,将算法解释权的性质视为一种程序性权利,而非实体性权利.算法解释权制度也应进行重构,建议根据自动化决策所处的行业领域、市场化程度、个案影响、企业能力而对其内容、程度、时间和方式作不同要求.
文献关键词:
算法;自动化决策;算法黑箱;算法解释权;个人信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晓东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晓东-.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J].中国法学,2022(01):99-118
A类:
B类:
算法解释权,制度重构,算法自动化决策,个人信息保护法,一般性,限定性,事前,适用困境,算法控制,控制论,任原,重构算法,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制,市场化程度,企业能力,算法黑箱
AB值:
0.2431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