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比较两种假体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9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骨水泥组,51例)或生物型股骨假体(生物组,43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终点时间为12个月或患者死亡。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骨水泥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t=3.964,P<0.05)及输血量(t=5.245,P<0.05)均较生物组低,而手术时间较长(t=3.535,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需要翻修。结论:采用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水泥型假体具有降低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的优点,同时增加手术时间的缺点。
文献关键词:
髋骨折;老年人;骨黏合剂;关节成形术
作者姓名:
唐大军;余建翔;马方全
作者机构:
615000 渠县,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引用格式:
[1]唐大军;余建翔;马方全-.比较两种假体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01):119-123
A类:
生物型股骨假体,骨黏合剂
B类:
定转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凉山州,共收,骨折患者,卡方检验,伤口,输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假体松动,翻修,半髋置换术,骨水泥型假体,术后引流量,髋骨折,关节成形术
AB值:
0.1487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