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野化训练中饵料源与放养密度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增殖放流是修复大黄鱼资源的重要举措,但自然条件下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低,增加了资源修复的难度.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主要取决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捕食能力和避敌能力,而野化训练是实现其食性转化、提高捕食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野化训练时改变大黄鱼的摄食环境,探究饵料结构和放养密度对大黄鱼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黄鱼资源恢复提供参考.通过相关试验,开展了自然摄食(试验组)与人工养殖(对照组)条件下大黄鱼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和代谢酶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中密度与高密度放养条件下实验组大黄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低密度放养条件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中、高密度放养试验组大黄鱼生长状况与人工养殖条件下还有差距,而低密度放养条件下大黄鱼生长状况与人工养殖条件下已无差别,表明了低密度放养条件下通过摄食自然饵料生物可以提高大黄鱼在自然环境下的捕食能力.(2)消化酶活性对比研究显示:试验组胃蛋白酶、脂肪酶指标普遍高于对照组,表明摄食自然饵料可以提高大黄鱼的消化能力,实现大黄鱼食性转化.(3)代谢酶活性对比研究显示: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摄食自然饵料可以提高大黄鱼的抗氧化与免疫能力.综上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大黄鱼饵料源与放养密度可以提高大黄鱼捕食能力、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在自然环境下存活率.
文献关键词:
大黄鱼;饵料源;放养密度;消化酶;代谢酶
作者姓名:
李绅豪;陈少波;李鹏全;秦松;刘伟成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005
引用格式:
[1]李绅豪;陈少波;李鹏全;秦松;刘伟成-.野化训练中饵料源与放养密度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和免疫活性的影响)[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490-498
A类:
饵料源,摄食环境
B类:
放养密度,大黄鱼,鱼生,免疫活性,增殖放流,自然条件,资源修复,捕食能力,食性,资源恢复,人工养殖,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代谢酶,中密度,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生长状况,养殖条件,无差别,饵料生物,胃蛋白酶,脂肪酶,酶指标,消化能力,鱼食,溶菌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活性指标,明通,免疫能力,鱼饵,下存
AB值:
0.183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