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产前、产时、产后诊治,以及转归和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胎儿期即发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男3例,女2例,均在胎儿期诊断并经剖宫产娩出,诊断胎龄(24.6±3.6)周,出生胎龄(36.7±1.5)周,出生体重(2 493±551)g,其中4例患儿母亲有自身免疫疾病,母亲抗核抗体、抗SSA及抗Ro52抗体均阳性,另1例原因不明。4例患儿生后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后效果差,住院期间最长1例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18 d;3例住院期间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1岁内安装起搏器;1例生后26 d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合并脓毒症休克死亡,存活4例随访到安装起搏器后1岁,生长发育近正常。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母亲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于孕中期发现胎儿心律失常,但多能近足月分娩,生后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差,需安装起搏器。
文献关键词:
心律失常;婴儿,新生;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姓名:
郑明琼;王俊怡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北京 100016
引用格式:
[1]郑明琼;王俊怡-.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22(04):339-342
A类: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B类:
滞产,产前,产时,转归,生长发育情况,清华大学,新生儿科,回顾性研究,临床特点,共收,剖宫产,娩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自身免疫疾病,抗核抗体,SSA,Ro52,原因不明,异丙肾上腺素,后效,住院期间,静脉应用,永久起搏器,装起,起搏器囊袋感染,脓毒症休克,克死,亲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孕中期,胎儿心律失常,足月分娩,婴儿
AB值:
0.212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