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外膜起搏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总结植入心外膜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经验,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CAVB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收治的4例CAV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2例于早期(1岁以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例于非早期(1岁及以上)植入。术前通过临床症状及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术后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起搏阈值等方法,观察起搏器的起搏情况与感知功能,通过临床症状改善、生长发育情况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儿均植入成功,除1例非早期植入的患儿死于重症肺炎及严重脓毒症外,其余3例患儿随访期阈值水平、幅度、阻抗和每分通气量传感器功能均良好,心率为起搏心率,患儿发育沿着百分位曲线生长,运动和认知发育均未受损。结论: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期诊断的CAVB患儿,通过早期开胸植入心外膜起搏器,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长发育未受影响,该治疗方案安全可行,预后良好。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安全性;有效性;起搏器;新生儿;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林宏;洪小杨;王刚;周更须;赵喆;王辉;封志纯
作者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51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儿童心脏科,北京 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林宏;洪小杨;王刚;周更须;赵喆;王辉;封志纯-.心外膜起搏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11):895-900
A类:
心外膜起搏,CAVB
B类: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观察研究,入心,新生儿,婴幼儿期,永久性起搏器,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心儿,儿科,医学部,随访结果,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善心,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复查,起搏阈值,感知功能,症状改善,生长发育情况,死于,重症肺炎,严重脓毒症,通气量,量传,百分位,认知发育,过早,开胸
AB值:
0.1938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