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5T高场磁共振加速器束流输出稳定性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 展示本中心基于磁共振加速器的日常质控经验,包括绝对剂量稳定性、MU线性和射线质,进一步说明高场强给物理师质控带来的挑战.方法 基于医科达磁共振加速器进行绝对剂量及稳定性的测量.加速器固定7 MV能量光子束,无均整器模式.剂量测量采用电离室为PTW 300130.6 cc farmer,静电计为PTW UNIDOS-Webline,绝对剂量测量条件:射野大小为10 cm×10 cm,水下深度为9.7 cm,等中心测量,机架角度为0°,源轴距为143.5 cm,射野跳数为100 MU.根据IAEA TRS-277号报告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能量进行绝对能量校准,并用专用L型水箱进行每日1次重复测量,连续测量42 d,采用MR兼容的ArcCheck进行绝对剂量辅助验证.射线质组织模体比20/10(TPR20/10)采用固体水进行测量,测量条件为等中心照射,射野大小为10 cm×10 cm.结果 在上述测量条件下,绝对剂量为(16.08±0.16)nc,平均误差为0.02370 nc.在42 d的测量中绝对剂量的最大偏差≤1%.TPR20/10为0.699,最大偏差≤0.1%.10 cm×10 cm方野不同深度绝对剂量测量结果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结果偏差<1.3%,不同机架角度(0°、90°、180°、270°、125°、225°)下测量10 cm×10 cm方野的gamma平均通过率(2%/2 mm)为98.6%.结论 实际绝对剂量测量结果与TPS计算结果一致.表明磁共振加速器的射束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磁场效应.
文献关键词:
磁共振加速器;绝对剂量;稳定性;射线质;gamma通过率
作者姓名:
吴仕章;李成强;陈进琥;朱健;尹勇;李振江;王兴莉
作者机构: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117
引用格式:
[1]吴仕章;李成强;陈进琥;朱健;尹勇;李振江;王兴莉-.1.5T高场磁共振加速器束流输出稳定性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03):208-212
A类:
UNIDOS,Webline,TPR20
B类:
5T,高场磁共振,磁共振加速器,束流,质控,绝对剂量,MU,射线质,高场强,物理师,科达,MV,光子,无均整器模式,剂量测量,电离室,PTW,cc,farmer,静电计,测量条件,等中心,机架角度,轴距,跳数,IAEA,TRS,医用直线加速器,水箱,重复测量,连续测量,MR,ArcCheck,辅助验证,模体,心照,nc,平均误差,最大偏差,不同深度,治疗计划系统,TPS,gamma,通过率,磁场效应
AB值:
0.353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