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罗哌卡因联合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择期剖宫产脊椎麻醉的双盲序贯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择期剖宫产脊椎麻醉联合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推注时罗哌卡因的最佳使用剂量,并观察这种方法下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40例产妇被纳入研究,行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15mg/kg)静脉推注联合罗哌卡因脊椎麻醉阻滞.首例产妇使用12 mg的罗哌卡因脊椎麻醉,如果产妇的感觉阻滞平面不低于胸6(T6)水平且分娩前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2分,则下一例产妇有1/9的机会接受较低剂量或8/9的机会接受与前一例产妇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如果产妇分娩前VAS评分>2分或在分娩前需要额外追加硬膜外镇痛药物,则后续下一例产妇将使用更高剂量的罗哌卡因.主要观察指标为脊椎麻醉效果是否确切,即维持产妇分娩前VAS评分≤2分的罗哌卡因用量,以及脊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低血压的相关症状和药物干预情况、麻醉感觉阻滞平面、产妇镇静水平(以Ramsay镇静评分为评价标准)以及新生儿结局等.罗哌卡因的90%有效剂量(90%effective dose,ED90)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通过Isotonic回归分析估算.结果·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使用下,剖宫产脊椎麻醉罗哌卡因的ED90为11.8 mg(95%CI 11.7~12.7).40例产妇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0%(2例),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5%(1例),未发生心动过缓.所有产妇均未补救性使用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未发生低血压相关的不良反应(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寒战、视力模糊),无反流和误吸发生.分娩前仅1例产妇Ramsay镇静评分为2分(清醒,安静合作),其余产妇评分均为3分(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分娩后5 min,32例产妇Ramsay镇静评分为2分,8例产妇评分为3分.手术结束时所有产妇镇静评分为2分.产妇术中内脏牵拉痛的发生率为7.5%,梦魇发生率62.5%,头晕发生率52.5%.此外,40例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均为10分,脐静脉血气分析显示pH值为(7.37±0.03).结论·在择期剖宫产脊椎麻醉时,罗哌卡因联合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的ED90为11.8 mg,并且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90;有效剂量;低血压;剖宫产;脊椎麻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元青;徐韬;张虓宇;徐子锋;柴静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元青;徐韬;张虓宇;徐子锋;柴静-.罗哌卡因联合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择期剖宫产脊椎麻醉的双盲序贯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0):1428-1434
A类:
Isotonic
B类:
罗哌卡因,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择期剖宫产,脊椎麻醉,双盲,序贯,推注,使用剂量,15mg,麻醉阻滞,首例,感觉阻滞,T6,分娩前,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一例,产妇分娩,追加,硬膜外镇痛,镇痛药物,高剂量,麻醉效果,麻醉后低血压,药物干预,干预情况,静水,Ramsay,镇静评分,新生儿结局,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90,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联合使用,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未补,补救性,用去,去氧肾上腺素,呼吸困难,恶心,寒战,视力模糊,反流,误吸,清醒,安静,嗜睡,敏捷,分娩后,内脏,牵拉痛,梦魇,头晕,出生后,Apgar,脐静脉血,血气分析
AB值:
0.2571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