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冠病毒S蛋白RBD突变侵染性增强潜在分子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新冠病毒(SARS-CoV-2)出现越来越多侵染性更强的突变体,比较有代表性的毒株是B.1.351和B.1.617,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S蛋白484号位点有氨基酸突变.484号位点是一个与hACE2上的残基K31相互作用的位点.从分子动力学和蛋白质对接的角度入手,通过研究新冠病毒的E484K和E484Q突变,发现与hACE2直接作用的氨基酸残基(A475、N487)间的氢键键长缩短.动力学结果表明,475~489这段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活跃性,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药物设计靶点.可以为开发新冠病毒抑制剂提供新靶点,一定程度上预测新冠病毒未来进化方向,同时也为类似的冠状病毒的突变研究提供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新冠病毒;S蛋白;RBD;hACE2;分子动力学模拟
作者姓名:
刘巨钊;杨玉萍;徐建波;吕鸿昌;陈俊宇;张春椿;崔琦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杭州 310053;北京邮电大学 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87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巨钊;杨玉萍;徐建波;吕鸿昌;陈俊宇;张春椿;崔琦-.新冠病毒S蛋白RBD突变侵染性增强潜在分子作用机制)[J].生物学杂志,2022(06):35-40
A类:
E484Q,A475,N487
B类:
新冠病毒,RBD,侵染性,分子作用机制,SARS,CoV,突变体,毒株,共同特点,氨基酸突变,hACE2,K31,E484K,直接作用,氨基酸残基,氢键,键长,这段,氨基酸序列,活跃性,药物设计,开发新,病毒抑制,新靶点,分子动力学模拟
AB值:
0.3766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