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冷缺血时间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单中心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移植中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院内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2020年首次行原位心脏移植的518例受者,并根据供心CIT将其分为<4 h组(n=225),4 h≤CIT<6 h组(n=171)及CIT≥6 h组(n=122),每组再根据供者年龄<40岁和≥40岁分为两个亚组.记录受者、供者基本资料与受者术中及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生存率.结果:供者平均年龄(35.5±11.1)岁(5~58岁),平均CIT(4.6±1.7)h(0.9~11.3 h).CIT<4 h组、4 h≤CIT<6 h组与CIT≥6 h组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vs.4.7%vs.6.6%,P=0.70),术中或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受者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0.4%vs.21.6%vs.30.3%,P=0.93).亚组分析中,不同CIT组的亚组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CIT<6 h组中供者≥40岁的受者较供者<40岁的受者术中或术后机械辅助装置应用比例高(27.7%vs.17.9%,P=0.01),CIT≥6 h组供者≥40岁受者较供者<40岁受者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长[(9.8±14.3)d vs.(6.4±6.0)d,P=0.01].随访期间,各CIT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5),各亚组分析中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CIT使接受≥40岁供者供心的受者I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但对院内死亡率、术中或术后机械辅助的应用比例及随访生存率方面影响不大.
文献关键词:
心脏移植;供者年龄;冷缺血时间;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帅;郑珊珊;宋武;刘盛;侯剑峰;郑哲
作者机构: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成人外科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帅;郑珊珊;宋武;刘盛;侯剑峰;郑哲-.冷缺血时间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单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2(01):45-51
A类:
B类:
冷缺血时间,供者年龄,心脏移植,受者,单中心,中冷,cold,ischemia,CIT,远期预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基本资料,院内死亡率,平均年龄,比例差异,亚组分析,机械辅助装置,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心力衰竭
AB值:
0.1652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