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与血清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水平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与病人血清瓜氨酸(CIT)、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肠三叶因子(IT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3例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无胃肠功能障碍组(71例)和胃肠功能障碍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95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IT、IFABP、IT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T、IFABP、ITF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CIT水平降低(P<0.05),IFABP、ITF水平升高(P<0.05).与无胃肠功能障碍组相比,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清CIT水平降低(P<0.05),IFABP、ITF水平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T水平偏低及IFABP、ITF水平偏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IT、IFABP、ITF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56,0.770;联合检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结论 血清CIT水平降低,IFABP、ITF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该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颖;王海丽;刘静
作者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北京 100073;迁安市中医医院 河北迁安 064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颖;王海丽;刘静-.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与血清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水平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1):4008-4011
A类:
B类:
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人血清,CIT,IFABP,ITF,国家电网,电网公司,神经内科,和胃,另选,本院,健康人,名作,酶联免疫吸附法,受试者工作特征,预测价值,平降,联合检测,诊断标志物
AB值:
0.08850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