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儒墨道法德育主体性意蕴及现实价值
文献摘要:
主体性是先秦德育的主基调.儒墨道法四家互有抵牾,却不约而同地奏出突显人之主体地位的主旋律."文质彬彬"的儒家标举"为仁由己"的内在超越和仁者爱人的人文关怀;"质胜于文"的墨家以"非命"为逻辑起点,孵出"兼爱""兴天下之利"的大爱情怀;"法自然"的道家鄙视"人为",只为修养出本真质朴、随性而行获得完全解放的人;"严刑峻法"的法家也劝人"敦本务实"以"积善成德".儒墨道法四家德育思想所彰显的主体性意蕴对当下的道德建设有推动道德内在的自我建构、塑造和谐人际观的个体支撑、发挥德性培养的"隐"之方式、促成双向德育的陶冶路径四个方面的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主体性;内在超越;能动观;守道;务实性
作者姓名:
杨建兵;王志伟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引用格式:
[1]杨建兵;王志伟-.儒墨道法德育主体性意蕴及现实价值)[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91-96
A类:
能动观
B类:
儒墨,道法,现实价值,先秦,基调,四家,互有,抵牾,不约而同,奏出,主旋律,文质彬彬,标举,内在超越,仁者,爱人,胜于,墨家,非命,逻辑起点,孵出,兼爱,之利,大爱,爱情,法自然,道家,鄙视,只为,本真,质朴,随性,严刑峻法,法家,敦本务实,积善成德,德育思想,道德建设,自我建构,德性,成双,陶冶,守道,务实性
AB值:
0.5379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