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北豆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了北豆根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应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北豆根中主要活性成分,并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析预测其潜在的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与AD有关的基因靶点,利用BioVenn软件获取北豆根活性成分靶点与AD靶点的交集,得到"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本文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了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一步采用David数据库来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了"药物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图和"药物成分-交集靶点-作用通路"网络模型图,最终利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北豆根中7个主要活性成分与69个AD关键核心靶标相关,主要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有31条.度值较大的药物活性成分有粉防己碱、蝙蝠葛啡诺林碱、蝙蝠葛碱等;关键作用靶点蛋白有蛋白激酶Bα(AKT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PIK3CD)、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PIK3R1)等;主要参与的作用通路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大鼠肉瘤(Ras)信号通路、端粒结合蛋白(Rap1)信号通路等.上述结果提示了北豆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控AD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北豆根干预AD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北豆根;阿尔茨海默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孟雪莲;刘松瑶;薛京苏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 药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雪莲;刘松瑶;薛京苏-.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北豆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343-354
A类:
BioVenn
B类:
网络药理学,药理学分析,北豆根,抗阿尔茨海默病,AD,TCMSP,BATMAN,主要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析,分析预测,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基因靶点,活性成分靶点,药物成分,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PPI,网络图,David,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作用通路,分子对接,接进,靶标,药物活性成分,粉防己碱,蝙蝠葛碱,蛋白激酶,AKT1,磷脂酰肌醇,酶催化,催化亚基,PIK3CA,PIK3CD,调节亚基,PIK3R1,PI3K,Akt,鼠肉,肉瘤,Ras,端粒结合蛋白,Rap1,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特点
AB值:
0.3342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