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隐形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治疗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错殆的头影测量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使用隐形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在矢状向、垂直向及牙齿测量数据方面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正畸科,使用时代天使隐形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病因的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1.4±2.3)岁],调取其导下颌前伸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功能矫治前后的颌骨及牙齿差异.结果 隐形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治疗后A点后移,SNA由(83.5±3.1).减小到(82.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P=0.013);B点前移,SNB由(77.7±3.3).增大到(7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P=0.027);ANB由(5.8±1.9)°减小至(4.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P<0.001);U1-SN由(111.1±6.9)°减小到(104.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P<0.001),上前牙内收;L1-MP由(99.7±5.5)°增加到(10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P=0.003),下前牙唇倾.垂直向 U6-PP、L6-MP分别由(19.6±1.9)、(27.6±3.0)mm增加到(20.3±2.4)和(28.8±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6-PP=-3.1,PU6-PP=0.004;tL6-MP=-5.3,PL6-MP<0.001),表明上、下后牙牙槽高度伸长;面下1/3比值ANS-Me/N-Me由(52.6+1.4)%增高至(5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P<0.001);下颌平面角GoGn-SN由治疗前(31.1±5.8))°增加至(3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P=0.046).结论 对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导下颌向前,可促进颌骨矢状向改建,改善面型,同时协调面下1/3的比例.
文献关键词:
正畸矫治器;隐形功能矫治器;安氏Ⅱ类错畸形;下颌后缩
作者姓名:
孙智雯;潘彦君;林天卫;卢红飞;艾虹;麦志辉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正畸科,广州 510630
引用格式:
[1]孙智雯;潘彦君;林天卫;卢红飞;艾虹;麦志辉-.隐形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治疗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错殆的头影测量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22(05):287-293
A类:
隐形功能矫治器,tU6,PU6,tL6,PL6
B类:
头影测量,青少年患者,矢状向,垂直向,牙齿,测量数据,中山大学,口腔正畸,天使,下颌后缩,调取,头颅侧位片,回顾性研究,统计学分析,颌骨,后移,SNA,前移,SNB,ANB,U1,上前牙,内收,L1,MP,下前牙,PP,后牙,牙牙,伸长,ANS,Me,6+1,下颌平面角,GoGn,高峰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改建,面型,正畸矫治器
AB值:
0.2525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