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固定矫治成年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相关性的锥形束CT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分析错 成年患者固定矫治前后上下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3例安氏Ⅰ类或Ⅱ类1分类错 成年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龄(23.4±6.3)岁,矫治时长(2.1±0.7)年。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采用矫治前后全牙列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观察并记录矫治前后上下中切牙、侧切牙体积,测量切缘移动距离和旋转角度、牙体长轴角度。比较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情况,并计算牙根吸收率,对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冠状向、垂直向、矢状向移动量等)、患者年龄、矫治时长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上下颌各牙位切牙体积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分别为(20.2±6.0)和(14.7±4.6)、(11.2±4.7)和(14.8±5.0)mm 3,牙根吸收率分别为(9.49±1.75)%和(8.56±3.43)%、(9.13±3.24)%和(9.65±2.76)%,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56, P=0.640)。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率与其矢状向移动量呈弱的正相关( r=0.36, P=0.015);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率与其垂直向移动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r=0.48, P=0.001);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率与其垂直向移动量和矫治时长呈弱的正相关( r=0.35, P=0.016; r=0.34, P=0.021),与矢状向移动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r=0.44, P=0.002)。 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上下切牙均有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牙根吸收率与切缘中点矢状向、垂直向移动量、矫治时长相关。
文献关键词:
切牙;牙根吸收;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正畸学,矫正;三维测量
作者姓名:
林怡君;鄢洁雅;李雅欣;劳安;廖盛轩;刘加强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口腔科,上海200092
引用格式:
[1]林怡君;鄢洁雅;李雅欣;劳安;廖盛轩;刘加强-.固定矫治成年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相关性的锥形束CT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7):733-738
A类:
B类:
成年患者,牙牙,牙根吸收,吸收率,牙移动,锥形束,测量分析,析错,下切,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第九人,颅颌面,正畸治疗,中男,固定矫治器,全牙列,立三,下中切牙,侧切,牙体,切缘,旋转角度,体长,长轴,轴角,牙位,后牙,垂直向,矢状向,患者年龄,长进,上颌中切牙,下颌中切牙,吸收量,mm ,治疗过程,中点,长相,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正畸学,三维测量
AB值:
0.191313
相似文献
牙槽骨再生正畸技术治疗成人错畸形伴原发性牙槽骨缺损的远期疗效评价
王博;于洪波;夏韫晖;房兵;郭秋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