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型固有淋巴细胞对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预测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1型固有淋巴细胞(ILC1)对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因结肠穿孔所致肠源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入院24 h内收集其外周血,根据是否伴有免疫抑制分为两组(不伴有免疫抑制组10例和伴有免疫抑制组10例).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资料例如年龄、BMI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各类固有淋巴细胞比例等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检验用以比较患者性别构成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及BMI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免疫抑制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其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不伴有免疫抑制的脓毒症患者[(1.6±0.4)vs.(0.6±0.3),P<0.01];ILC1占所有固有淋巴细胞的比例,在伴有免疫抑制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显著上调[(27.3±6.3)vs.(45.4±6.7),P<0.0001].通过构建ROC曲线,发现当ILC1占所有固有淋巴细胞比例>32.5%时,其对预测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90.9%)和特异性(81.8%).结论 检测所有固有淋巴细胞中1型固有淋巴细胞占比能够较好的预测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腹腔内感染;质谱流式;脓毒症
作者姓名:
沈晓菲;刘颂;王行舟;曹科;毛永欢;蔡大明;夏雪峰;赵阳;陆晓峰;杜峻峰;管文贤
作者机构:
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肠外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100101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00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
引用格式:
[1]沈晓菲;刘颂;王行舟;曹科;毛永欢;蔡大明;夏雪峰;赵阳;陆晓峰;杜峻峰;管文贤-.1型固有淋巴细胞对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预测价值)[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2(04):407-410
A类:
B类:
固有淋巴细胞,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预测价值,ILC1,制发,肠穿孔,内收,其外,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淋巴细胞计数,非正态分布,Mann,Whitney,卡方检验,Fisher,性别构成,构成比,平均年龄,可比性,比能,腹腔内感染,质谱流式
AB值:
0.171964
相似文献
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王祖凯;林建贤;许燕常;赵刚;蔡丽生;李国新;徐泽宽;燕速;吴祖光;薛芳沁;孙益红;许东波;张文斌;余佩武;万进;胡建昆;苏向前;季加孚;李子禹;尤俊;李勇;樊林;谢建伟;李平;郑朝辉;黄昌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 350001;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莆田 3511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上海 20002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普通外科,漳州 363099;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515;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29;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宁 810012;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梅州 514031;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福州 35000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32;龙岩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龙岩 364099;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51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成都 61004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北京 10014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厦门 361003;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08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西安 71006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