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互作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摘要:
人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微生物群,微生物群之间、微生物群及宿主细胞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互作转录组测序技术(dual RNA sequencing,Dual RNA-seq)可同时分析两个(或多个)互作物种间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通过互作模型图获得物种间基因的调控关系,得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就近年来Dual RNA-seq技术在肠道、呼吸道、皮肤及口腔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自Dual RNA-seq的概念被引入以来,该技术已被应用于一系列感染模型.在分子水平上直接研究物种间动态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感染过程中病原体和宿主的生理变化,从而揭示潜在的新靶点或生物标志物.但是,Dual RNA-seq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验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变化的,最佳实验条件以及采样点的选择以及如何实现实时观测是亟需解决的难题;此外,由于Dual RNA-seq的生物信息学数据量大,如何快速灵活地处理互作信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文献关键词:
互作转录组测序;微生物;相互作用
作者姓名:
许萌萌;孙雨婷;陈虹;杨德琴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重庆 401147;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147;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147
引用格式:
[1]许萌萌;孙雨婷;陈虹;杨德琴-.互作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2):201-207
A类:
互作转录组测序
B类:
转录组测序技术,体内定植,微生物群,宿主,主细胞,dual,sequencing,Dual,种间,互作模型,得物,相互作用机制,就近,口腔微生物,现状及发展前景,感染模型,分子水平,病原体,生理变化,新靶点,生物标志物,实验技术,实验条件,采样点,实时观测,数据量
AB值:
0.2545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