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路径与挑战
文献摘要:
大豆在中国居民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关系饲料、油脂和食用蛋白安全.在大食物观下,中国食物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食物生产结构已滞后于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突出表现为大豆供给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而这已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风险所在.中国大豆虽然面临着单产低且增速慢、种植面积不稳定和供需结构不匹配的"三元困境",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在增产空间.遵循现阶段的常规性技术发展路径提升大豆单产所带来的增产潜力有限,需要采取创新性甚至突破性的非常规手段提升单产水平,同时依靠农民积极性提升和技术创新挖掘多元耕地空间来扩大种植面积.从需求侧引导降低大豆的饲用需求也可有效缓解生产端的增产压力.但是,提单产、扩面积和调需求等增产路径都面临严峻挑战,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可能会制约大豆增产潜力的有效释放,需要规避"运动式"的增产方式,探索长期可持续性的增产方案.
文献关键词:
大豆;增产潜力;粮食安全;大食物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文博;韩昕儒;问锦尚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文博;韩昕儒;问锦尚-.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路径与挑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22-135
A类:
B类:
大豆生产,产自,自给,中国居民,饮食结构,油脂,大食物观,供求,结构性矛盾,食物生产,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突出表现,大豆供给,国际市场,中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保障,单产,种植面积,供需结构,常规性,路径提升,增产潜力,非常规,产水,大种,需求侧,饲用,生产端,提单,扩面,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AB值:
0.405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