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
文献摘要:
缓解相对贫困是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重心,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信贷可得性的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多维相对贫困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7年中国金融家庭调查(CHFS)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合并而成的数据库,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和主观相对剥夺感,有助于缓解相对贫困,但会增加返贫风险.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贷约束、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来缓解多维相对贫困.数字普惠金融缓解相对贫困的效应在低学历群体和农村居民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一方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数字技术相关配套服务工作,防止因"数字鸿沟"引致的返贫风险问题.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多维相对贫困;信贷约束;人力资本投资;返贫风险
作者姓名:
吴本健;石雪;肖时花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08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 100083
引用格式:
[1]吴本健;石雪;肖时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26-41
A类:
B类: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扶贫工作,低收入群体,信贷可得性,金融家,CHFS,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收入不平等,相对剥夺感,返贫风险,信贷约束,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居民群体,相对贫困治理,贫困地区,配套服务,服务工作,数字鸿沟,引致,风险问题
AB值:
0.191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