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类型肉鸡线粒体单倍型与遗传起源研究
文献摘要:
旨在探讨鸡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特性以及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遗传起源.选取不同类型肉鸡品种(配套系)6个,测定其生产性能,并对6个群体共计314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全长进行测序,分析其单倍型特性;同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聚类,分析其母系起源.结果显示,6个群体D-loop区全序列共检测到37个突变位点,构成40种单倍型,分为A、B、C和E 4个单倍型群,其中AA肉鸡、罗斯308、禽雁麻鸡和裕禾1号肉鸡主要为E单倍型,占比分别为85.92%、50.00%、100.00%和70.21%;园丰麻鸡2号和港丰瑶黑麻鸡E单倍型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5.00%和22.39%,园丰麻鸡2号B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66.67%,港丰瑶黑麻鸡C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40.30%.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生重与E单倍型比例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B和C单倍型比例之间均呈负相关;E单倍型比例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日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饲料转化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滇南亚种聚为一枝;E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印度亚种聚为一枝;C单倍型所有个体与原鸡印度亚种、滇南亚种、指名亚种以及印尼亚种交叉聚为一类.结果提示,线粒体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之间相关显著,E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我国家鸡群体母系起源丰富,但主要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
文献关键词:
鸡;线粒体单倍型;生产性能;遗传起源
作者姓名:
唐修君;樊艳凤;贾晓旭;葛庆联;陆俊贤;周倩;陈大伟;高玉时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22501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扬州2251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修君;樊艳凤;贾晓旭;葛庆联;陆俊贤;周倩;陈大伟;高玉时-.不同类型肉鸡线粒体单倍型与遗传起源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22(11):3748-3758
A类:
线粒体单倍型,黑麻鸡
B类:
遗传起源,loop,生长速度,肉鸡品种,配套系,生产性能,个个,全长,长进,亚种,母系起源,全序,突变位点,AA,初生重,公母,时日,日龄,滇南,一枝,指名,印尼,尼亚,肉鸡生长,家鸡,鸡群
AB值:
0.2252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