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 房血栓形成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NVAF患者207例,根据外周血NLR水平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与临床指标及左心房血栓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左心房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LR、D-二聚体(D-D)、血清尿酸(SUA)、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左心房内径(LA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的比值(E/Em)均显著升高,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显著降低(P<0.05).NLR 与 CHADS2 评分、CHA2DS2-VASc 评分、D-D、SUA、BNP、CRP、LAD、E/Em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AEF呈显著负相关(P<0.000 1).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LR、D-D、SUA、BNP、CRP、LAD、E/Em与左心房血栓的发生均呈显著正相关(P=O.000),LAEF与左心房血栓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P=0.000).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LR、D-D以及LAD是左心房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LR取最佳截断值1.85,预测NVAF左心房血栓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46~0.865),灵敏度为 74.82%(95%CI:0.668~0.818),特异度为 67.65%(95%CI:0.552~0.785).[结论]NLR 水平升高使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作为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对左心房血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作者姓名:
梁浩
作者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省承德市067000
引用格式:
[1]梁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2(12):1058-1064
A类:
B类: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VAF,NLR,本院,临床指标,预测价值,CHADS2,CHA2DS2,VASc,二聚体,血清尿酸,SUA,脑钠肽,BNP,左心房内径,LAD,血流速度,速度峰值,二尖瓣环,早期运动,运动速度,Em,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生均,截断值
AB值:
0.150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