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的效应
文献摘要:
为探明氮肥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的影响,以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120 kg·hm-2(120N)、180 kg·hm-2(180N)、240 kg·hm-2(240N)和 300 kg·hm-2(300N)4 个氮肥水平,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灌浆期强、弱势粒中free-PAs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成熟期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灌浆期弱势粒的游离亚精胺(free-Spd)和精胺(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成熟期中淀粉粒(5~50 μm)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淀粉积累量和粒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淀粉粒(>50 μm)粒度分布比例呈先降后升趋势;强势粒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籽粒游离腐胺(free-Put)含量、小淀粉粒(<5 μm)的粒度分布比例、中淀粉粒的数量和长度分布比例对施氮量无明显响应.Free-Spd和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淀粉积累量和粒重与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大淀粉粒的粒度分布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喷施Spd或Spm增加了弱势粒内源free-Spd或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淀粉积累量和粒重,降低了大淀粉粒的分布比例,而喷施其抑制剂的结果相反.综上所述,氮肥主要影响小麦弱势粒的中淀粉粒和大淀粉粒,合理施氮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的改善得益于free-Spd和free-Spm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正调控作用.
文献关键词:
淀粉粒度分布;小麦;施氮量;弱势粒;多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文璐;李可;简超群;郑路敏;唐树鹏;徐云姬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文璐;李可;简超群;郑路敏;唐树鹏;徐云姬-.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的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22(07):815-825
A类:
180N,240N,300N
B类:
施氮量,小麦籽粒,籽粒淀粉,hm,120N,氮肥水平,不同处理,灌浆期,弱势粒,free,PAs,淀粉合成酶,合成酶活性,成熟期,淀粉粒度分布,粒度分布特征,亚精胺,Spd,Spm,淀粉积累量,粒重,先降,强势,腐胺,Put,Free,喷施,综上所述,小麦淀粉,正调控,多胺
AB值:
0.17568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