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MRI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MRI水通道蛋白(MRI-AQP)成像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1、12、24、48 h组).对照组是在假手术后行MRI检查,另外4组均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兔左侧肾蒂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I模型,并在建模后1、12、24、48 h进行MRI检查.5组均进行横断面T2WI和MRI-AQP成像(即多b值DWI).各组扫描完成后立刻行病理学检查.根据单指数模型和三指数模型计算获得肾脏皮质、外髓质的标准ADC值(ADCs)、纯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水通道蛋白扩散系数(ADCaq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T2WI显示IRI后1 h肾脏皮质信号增高,外髓低信号带增宽、模糊,IRI后12 h皮髓质分界逐渐清晰.IRI后1、12、24、48 h组和对照组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后1 h组ADCaq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RI后24、48 h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IRI后各组的ADCs、D、f值均低于对照组,以IRI后1 h组最显著,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IRI后1 h组细胞水肿最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管型、肾小管的扩张随着IRI时间点的延长逐渐加重,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结论 MRI-AQP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肾脏IRI的动态变化,间接反映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改变.
文献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水通道蛋白;磁共振成像;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志平;罗凯;陈沁;陈婧;张京刚;陈杰;邢伟
作者机构: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盐城 224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志平;罗凯;陈沁;陈婧;张京刚;陈杰;邢伟-.MRI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2(01):27-31
A类:
ADCaqp
B类:
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行性研究,AQP,IRI,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假手,手术后,后行,无创,管夹,夹闭,横断面,T2WI,DWI,立刻,病理学检查,单指数,指数模型,ADCs,扩散系数,灌注分数,单因素方差分析,参数值,LSD,低信号,增宽,皮髓质分界,病理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炎性细胞浸润,以定,定量评估,微血管损伤,病理改变,磁共振成像
AB值:
0.2409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